全新一代梅賽德斯-奔馳長軸距C級車已經(jīng)上市有一段時間了,有很多朋友都將它稱作是“小S級”。那么,這樣的說法靠譜么?
導語在文章的開始,我們先來考考大家,在下面兩款梅賽德斯-奔馳中,你能夠分辨出哪款是全新奔馳S級,哪款是全新奔馳C級嗎?
如果你是一個對汽車臉盲的人,那大概率是分辨不出的,全新奔馳C級和全新奔馳S級從外觀上基本沒啥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的區(qū)別,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。
2013年,第十代奔馳S級(W222)發(fā)布轟動一時,雙聯(lián)屏設計驚艷,迎來無數(shù)擁躉和效仿,但遺憾的是,第五代奔馳C級并未有機會裝備雙聯(lián)屏,未能“品嘗”雙聯(lián)屏所帶來的智能與豪華。
時至今日,全新奔馳S級所擁有的全新設計理念和對于數(shù)字豪華的詮釋,“傾囊相授”于全新一代奔馳C級,不僅是化繁為簡的外觀設計和數(shù)字智能化的內(nèi)飾風格,更重要的是對于材質(zhì)、光影、香氛、MBUX人機互聯(lián)、電氣化、駕控體驗等方面的呈現(xiàn),將全新奔馳C級的豪華感和競爭力拔高了不止一個級別。如果說全新一代奔馳S級是將尊貴體驗由原本的后排傳遞到整車的話,那么如今的新一代奔馳C級則是延續(xù)了S級的理念,讓每一位駕乘者都可以享受到精致般的舒適與品質(zhì)般的享受。
梅賽德斯-奔馳C級和梅賽德斯-奔馳S級的“小秘密”要從第一代車型說起。1982年,C級車的鼻祖190車型(第一代奔馳C級)正式推出,新車外觀沿襲了1979年推出的奔馳S級(W126)的設計風格,標志性的盾形進氣格柵內(nèi)嵌有兩橫一豎的鍍鉻線條,效仿當時的奔馳S級,不過要更加硬朗。另外,奔馳190車型尾部那組防污式尾燈也與奔馳S級(W126)極其相似,該尾燈樣式也成為了那個時代奔馳車型的經(jīng)典設計。
第二代奔馳C級車型的外觀同樣沿襲了同時期奔馳S級(W140)的設計,頗為相似的大燈和盾形進氣格柵,使其看上去更像是一輛小號奔馳S級。不僅如此,該車還采用了與當時奔馳S級相同的前雙叉臂、后多連桿懸架結(jié)構(gòu),駕乘舒適性得以提升。
與前兩代車型一樣,第三代奔馳C級的設計同樣吸取了奔馳S級(W220)的精髓,尤其是車尾造型,乍看起來就猶如一輛“小S級”一般,這樣的感覺是來源于與奔馳S級相仿的尾燈及后備廂蓋造型。另外,第三代奔馳C級的外后視鏡集成轉(zhuǎn)向燈也是源自奔馳S級(W220)。
時間來到2014年,第五代奔馳C級正式推出,新車沿襲了第十代奔馳S級(W222)的外觀設計,家族式的盾形進氣格柵,使其看起來和第十代奔馳S級并無明顯差別,并且新車的側(cè)面造型以及尾部設計,也與第十代奔馳S級高度相仿。不過略顯遺憾的是,第十代奔馳S級的雙連屏設計,它并無緣采用。不過這樣的遺憾,在第六代奔馳C級上得到了滿足。
與第十一代奔馳S級(W223)一樣,第六代奔馳C級(以下簡稱:全新C級)也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,并且同樣提供兩種風格的外觀設計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。其中,全新C級運動轎車更加運動前衛(wèi),全新C級轎車則更加尊貴優(yōu)雅。
從前臉圖來看,全新C級轎車的前臉與第十一代奔馳S級(W223)極為相似,用圓潤曲線勾勒出來的車頭顯得十分典雅,多橫幅的盾形格柵很有氣勢,并且轎車家族中最為經(jīng)典的立標設計也沒有缺席,進一步彰顯其尊貴的身份。
與之相比,全新C級運動轎車則采用了“夜幕星河”進氣格柵,其內(nèi)部由大尺寸的三叉星徽標識、單幅鍍鉻飾條和240顆金屬鍍膜星徽所組成。另外,全新C級運動轎車還配備了AMG風格的包圍套件,運動氛圍更加凸顯。
車身側(cè)面及車尾部分,全新C級轎車和全新C級運動轎車也借鑒了部分第十一代奔馳S級的設計,化繁為簡,摒棄了多余的線條,利用流暢的曲線和曲面,勾勒出立體光影的效果,顯得優(yōu)雅而又不失運動感。另外 ,兩種風格的后保險杠設計,也凸顯出各自車型的特點。
除了設計方面,全新C級的頭燈照明系統(tǒng)也進行了升級,采用了源自于第十一代奔馳S級的照明技術(shù)。數(shù)字流星雨大燈,通過單側(cè)超過130萬個微鏡的折射,可提供260萬像素的精準照明,再配合上幾何多光束便能實現(xiàn)650米照射距離、流星雨特效迎賓、自適應遠光燈輔助、轉(zhuǎn)角燈光補償以及城市、鄉(xiāng)村、高速模式及惡劣天氣照明等功能。
車身尺寸方面,引入中國市場的全新長軸距C級也得到了全面提升,其軸距達到了2954毫米,相比上一代車型增加了34毫米,在同級別車型中依舊占有優(yōu)勢。另外,梅賽德斯-奔馳還為中國市場的全新C級提供了專屬車身配色、專屬輪圈造型以及長軸距車型專屬標識等。
07-28
03-31